典型文献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文献摘要:
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和卵巢癌是妇科最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治疗方式以手术、放化疗为主,然而其复发率和转移率仍较高.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阻断抑制性检查点与其配体结合,激活免疫细胞活性,实现抗肿瘤作用.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妇科肿瘤中的研究不断深入,发现其客观缓解率多为10%~20%左右,而联合放化疗一定程度上可提高疗效,可能为妇科肿瘤患者提供更大的临床获益.但其不良反应不可忽视,如皮肤瘙痒、黏膜炎、腹泻和结肠炎等.因此,探索预测性生物标志物、筛选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适用人群、早期识别及合理干预不良事件,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至关重要.
文献关键词: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CTLA-4抗原;生殖器肿瘤;女(雌)性;免疫疗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芳;杨涛;吴珍珍;王惠玲
作者机构:
730050 兰州,甘肃省妇幼保健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芳;杨涛;吴珍珍;王惠玲-.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22(05):519-523
A类:
B类:
妇科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卵巢癌,放化疗,转移率,抑制性,免疫细胞,细胞活性,抗肿瘤作用,妇科肿瘤,客观缓解率,肿瘤患者,临床获益,皮肤瘙痒,黏膜炎,结肠炎,生物标志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适用人群,早期识别,不良事件,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CTLA,生殖器肿瘤,免疫疗法
AB值:
0.2049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