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网络舆论审判"中的符号暴力及其风险治理
文献摘要:
"网络舆论审判"作为国家机器缺场下的网络互动行为,在法理、司法程序、舆论传播等研究方向引起了学界广泛关注,但该现象身后潜藏的社会性生产机制尚待进一步探究.符号暴力的"动力/工具机制"用来剖析"网络舆论审判"体现了很好的恰适性:一方面,传统道德规范在维序社会结构稳定、编织社会成员行动逻辑的同时,同样可能在网络议题中以符号暴力的形式,指导民众在自我规训下投入"网络舆论审判"的建构与再生产;另一方面,凭托于网络社会之扁平化、脱域性等空间特性,"网络舆论审判"可能在信息技术的符号化实践中流变为僭越法理、消解权威的失范行为展演.针对"网络舆论审判"于政治制度、空间秩序以及社会心态等领域所展现的风险特征,亟须将其纳入国家社会治理体系进行多维度的制度规范引导与文化矫正干预.
文献关键词:
"网络舆论审判";符号暴力;社会治理;社会秩序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广利;赵时雨
作者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上海 20023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广利;赵时雨-."网络舆论审判"中的符号暴力及其风险治理)[J].长白学刊,2022(02):114-126
A类:
B类:
网络舆论审判,符号暴力,风险治理,国家机器,缺场,场下,网络互动,互动行为,司法程序,舆论传播,身后,潜藏,生产机制,尚待,工具机,传统道德,道德规范,维序,社会结构,结构稳定,编织,行动逻辑,网络议题,自我规训,再生产,网络社会,扁平化,脱域性,空间特性,符号化,中流,僭越,失范行为,政治制度,空间秩序,社会心态,风险特征,国家社会治理,社会治理体系,制度规范,社会秩序
AB值:
0.38420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