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回望与反思——19?—20世纪语言音乐学代表性研究述略
文献摘要:
19?—?20世纪,我国的语言音乐学逐渐形成了成熟的学科观点与方法,关键人物是杨荫浏.在《语言与音乐》一书中,杨荫浏根据昆曲实践经验,深入研究了咬字与行腔、声调与旋律等复杂关系,并运用拼音方案近似标示戏曲唱词读音,将语言音乐学从千百年来的戏曲经验带进现代学科体系.除此之外,他立足音乐史,陈述了语言对音乐具有生成作用这一观点.事实上,杨荫浏提出了语言音乐学的两种研究指向:以活态音乐为研究对象的语言音乐学,以及音乐史视角下的语言音乐学.杨荫浏本人侧重的是活态音乐研究,与他同时代的3位学者则对音乐史视角下的语言音乐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显示了语言音乐学的钥匙作用.19?-?20世纪的语言音乐学研究存在记音手段模糊、共时历时混淆等多种问题,但总体朝着科学化、完备的学科方向发展.语言与音乐的关系,是音乐起源意义的课题,也是具备极强现实指向意义的课题.
文献关键词:
语言音乐学;咬字行腔;吟诵调;活态音乐;音乐史视角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吴梦雅
作者机构:
中央音乐学院 北京10009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梦雅-.回望与反思——19?—20世纪语言音乐学代表性研究述略)[J].音乐探索,2022(03):137-144
A类:
活态音乐,音乐史视角,咬字行腔
B类:
回望,语言音乐学,研究述略,关键人物,杨荫浏,语言与音乐,昆曲,声调,旋律,复杂关系,拼音,标示,戏曲,曲唱,唱词,读音,千百年来,带进,学科体系,除此之外,足音,陈述,对音,一观,音乐研究,同时代,音乐学研究,钥匙,共时,学科方向,现实指向,吟诵调
AB值:
0.24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