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青海高寒区4种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及其养分储量变化特征
文献摘要:
[目的]研究青海高寒区4种人工林的细根生物量及其养分储量时空变化特征,为该地区植被恢复和人工林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青海高寒区选择白桦、青杨、华北落叶松和青海云杉4种典型人工纯林,2019年5—10月采集0~60 cm土层细根样品,测定细根生物量及其C、N、P含量,通过方差分析探究季节、树种和土层对细根生物量及其养分储量的影响.[结果]白桦、青杨、华北落叶松和青海云杉4种人工林0~60 cm土层的细根生物量分别为7.63、6.89、6.11和19.31 t·hm-2,青海云杉林细根生物量显著高于其他林分(P<0.05).各林分细根生物量季节差异显著(P<0.05),均表现为秋季>夏季>春季.细根生物量主要分布在表层土壤,0~20 cm土层占比超过68%,随土层加深呈指数型降低.阔叶林细根的养分含量高于针叶林,阔叶林生长表现出较高的养分需求.各林分细根C含量表现为秋季>夏季>春季,N、P含量总体表现为夏季显著低于春季和秋季(P<0.05).细根C、N和P含量总体上随土层加深而减小.青海云杉林细根C、N、P储量在各季节均显著高于其他树种;秋季细根C、N和P储量显著高于春季和夏季(P<0.05).[结论]青海高寒区4种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和C、N、P含量及储量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垂直分布特征,秋季细根生物量最高,细根主要分布在表层土壤并随土层加深呈指数型减少趋势;细根的C、N、P储量时空变化规律与细根生物量一致,在4种人工林中以青海云杉林最高.青海高寒区人工林经营应结合季节特征,在生长季初期通过合理经营措施促进细根生长发育,并注重保护表层细根资源以提高植被恢复力.
文献关键词:
人工林;细根;细根生物量;细根养分储量;青海高寒区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雪;王冬梅;温文杰;刘若莎
作者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北京 10008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雪;王冬梅;温文杰;刘若莎-.青海高寒区4种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及其养分储量变化特征)[J].林业科学,2022(06):13-22
A类:
青海高寒区,细根养分储量
B类:
人工林,细根生物量,时空变化特征,植被恢复,白桦,青杨,华北落叶松,纯林,土层,根样,分析探究,树种,hm,青海云杉林,林分,季节差异,表层土壤,指数型,阔叶林,养分含量,针叶林,生长表现,养分需求,各季,季节变化,垂直分布特征,时空变化规律,林中,季节特征,生长季,季初,经营措施,细根生长,恢复力
AB值:
0.17097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