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我国沿海渔业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文献摘要:
海洋渔业是对资源与生态环境依赖度极大的产业,快速发展的近海渔业对资源与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新发展理念要求在追求渔业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基于我国沿海11省市2009-2019年的渔业统计数据,构建由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共同组成的沿海渔业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深入测度子效益系统相互作用与协调程度,并进一步构建障碍因子体系,探析主导障碍因子.结果显示,我国沿海渔业综合效益提升较平稳,由经济效益主导向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主导转变;子系统耦合度介于0.9-1之间,协调度介于0.3-0.4之间,为高水平耦合、轻度失调阶段;沿海各省市渔业发展主导障碍因子不一,其中山东省障碍度最低.据此提出建立政策评估与反馈机制、完善渔业资源功能性区域划分制度、优化产业结构创新发展方式、加强市场信息监管与披露以及培育专业技术型人才等建议,为促进我国沿海渔业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文献关键词:
沿海渔业;综合效益;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障碍度模型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朱爱方;平瑛
作者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20130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朱爱方;平瑛-.我国沿海渔业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耦合协调关系研究)[J].中国渔业经济,2022(02):31-41
A类:
B类:
沿海渔业经济,生态效益,效益耦合,耦合协调关系,海洋渔业,环境依赖,依赖度,近海渔业,渔业统计,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耦合协调度模型,协调程度,障碍因子,综合效益,效益提升,系统耦合,耦合度,沿海各省,各省市,渔业发展,政策评估,反馈机制,渔业资源,区域划分,结构创新,发展方式,市场信息,信息监管,技术型人才,熵值法,障碍度模型
AB值:
0.307695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