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自适应空间缆鞍座性能分析
文献摘要:
针对传统鞍座在悬索桥施工过程中无法保证主缆从施工前的竖直状态转换到施工后的空间缆状态而发生自适应运动的情况,设计了一种自适应空间缆鞍座.该鞍座由主索鞍、限位板和转向机构3部分组成,转向机构能够在承受主缆载荷作用下顺利实现索鞍的自适应转动,并在成桥后利用螺栓固定从而保证悬索桥的安全性.以阳宝山特大桥为背景,采用有限元与试验结合的方式研究所提出的自适应空间缆鞍座的运动情况.结果 表明:悬索桥缆索施工时,自适应空间缆鞍座能随着加载过程发生自适应运动;鞍座的最大应力为165.8 MPa,中心最大竖向转角为0.7°,端部横桥向最大位移为6.657 mm;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接近,但鞍座运动过程有明显区别,试验中运动过程变化很不规则,没有明显的规律,鞍座中心竖向转角和端部横桥向位移均发生突变,有限元分析运动过程变化平缓;卸载后,自适应空间缆鞍座能自复位且没有残余变形.
文献关键词:
悬索桥;空间缆;鞍座;自适应;自复位;有限元法;模型试验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沈锐利;薛松领;陈龙;谢俊;黄安明
作者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德阳天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德阳618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沈锐利;薛松领;陈龙;谢俊;黄安明-.自适应空间缆鞍座性能分析)[J].桥梁建设,2022(01):26-32
A类:
B类:
空间缆,鞍座,悬索桥,施工过程,主缆,竖直,状态转换,换到,工后,自适应运动,主索鞍,限位板,转向机构,顺利实现,应转,转动,螺栓固定,宝山,特大桥,方式研究,运动情况,缆索,工时,最大应力,竖向,端部,最大位移,有限元计算,过程变化,卸载,自复位,残余变形,有限元法,模型试验
AB值:
0.30438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