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史家的心法与文学的笔法——朱晓军《中国农民城》读札
文献摘要:
一 报告文学、纪实文学、非虚构文学,我不知道在英语世界里这三个概念怎么区分,但是在汉语世界里,很显然,"非虚构"意味着一种写作的理念和手段,它对应的是虚构,虚构或非虚构,都是中性的概念.纪实文学中的"纪实",突出的是事实、真相,它对应的,是容易被遮蔽的"真实",或被常识扭曲的虚假和假象.至于报告文学中的"报告",它所强调的,理当是重大的事件或情况,因为,唯有是"重大的",才有向民众和社会"报告"的必要和理由.至少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报告文学曾一度因为总是能够抓住"重大的"、人们关切的事件,总能及时地把握到我们所处时代的难点、痛点、兴奋点,而产生诸多轰动当时、震撼人心的优秀甚至是伟大的作品.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周保欣
作者机构: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周保欣-.史家的心法与文学的笔法——朱晓军《中国农民城》读札)[J].江南,2022(05):110-116
A类:
B类:
史家,心法,笔法,报告文学,纪实文学,非虚构文学,英语世界,或非,真相,遮蔽,常识,假象,至于,理当,当是,唯有,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一度,总能,兴奋点,轰动,震撼人心
AB值:
0.35620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