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互联网使用、资本积累与农户信贷可得性——基于马克思资本范畴和CFPS数据的分析
文献摘要:
如何提高农户信贷可得性、满足农户对各种生产要素特别是资金的需求,是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改善农户信贷可得性提供了新思路.基于马克思资本范畴的理论分析,利用来自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经验数据,从家庭层面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农户信贷可得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户使用互联网不仅能够直接提高其正规信贷可得性和非正规信贷可得性,而且能够通过促进农户人力资本、信息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积累间接提高其正规信贷可得性和非正规信贷可得性,体现了资本的增殖性、运动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因此,要推动农村互联网普及,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注重农户资本积累,平衡农村金融供给的盈利性和公益性目标.
文献关键词:
农村金融;互联网使用;资本积累;农户信贷;乡村振兴;信贷可得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樊文翔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樊文翔-.互联网使用、资本积累与农户信贷可得性——基于马克思资本范畴和CFPS数据的分析)[J].江汉学术,2022(04):76-87
A类:
B类:
互联网使用,资本积累,农户信贷,信贷可得性,CFPS,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经验数据,家庭层面,够直,非正规信贷,信息资本,增殖性,运动性,互联网普及,城乡数字鸿沟,重农,农村金融,金融供给,盈利性,公益性
AB值:
0.20751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