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共和国初期"民族兄弟"形象的文学建构——1950年代三部短篇小说再解读
文献摘要:
1940年代末到1950年代,秉持新的民族观念、政治理想和国家设计思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广大少数民族地区持续展开了大量的、多层次的工作.这堪称共和国建设和改造工程的重要部分,其过程或结果,或隐或显地呈现在了当时产生广泛影响的文学作品里.玛拉沁夫的《科尔沁草原的人们》、白桦的《山间铃响马帮来》、高缨的《达吉和她的父亲》这三部短篇小说,堪称此中典型.三部小说密切配合时政,分别涉及南北方少数民族在共和国发生的重要历史转折,以"喜闻乐见"的故事产生了持续的社会反响.它们特殊的话语构成、审美结构,与国家意志、政治话语和社会主义文化之间,实现了有效互动,进而成为共和国形象建构的特殊力量.
文献关键词:
《科尔沁草原的人们》;《山间铃响马帮来》;《达吉和她的父亲》;共和国;民族兄弟;文学形象;阶级情感
作者姓名:
颜炼军
作者机构:
浙江工业大学 人文学院,杭州 31001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颜炼军-.共和国初期"民族兄弟"形象的文学建构——1950年代三部短篇小说再解读)[J].江汉学术,2022(02):81-90
A类:
民族兄弟,玛拉沁夫,阶级情感
B类:
共和国初期,文学建构,短篇小说,再解读,民族观念,政治理想,国家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少数民族地区,续展,堪称,改造工程,文学作品,科尔沁草原,白桦,山间,铃响,响马,马帮,达吉,父亲,密切配合,时政,南北方,历史转折,喜闻乐见,社会反响,国家意志,政治话语,社会主义文化,有效互动,形象建构,文学形象
AB值:
0.36137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