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中国对外贸易的经济增加值—隐含碳排放失衡问题研究
文献摘要:
在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等贸易碳壁垒层出不穷的国际贸易新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亟待破解低经济附加值和高碳排放双重压力.本研究运用双边贸易隐含排放分析模型,通过构建贸易碳生产率和贸易失衡度指标,从国家整体、双边贸易和三次产业三个层面,定量揭示了1995—2019年我国对外贸易中的碳排放和经济损益失衡现象.结果表明,2019年贸易净增加我国国内碳排放9.3亿吨.其中,中美和中欧贸易碳逆差分别为2.5亿吨和1.6亿吨.第二产业贸易导致9.8亿吨碳排放净流入我国,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贸易分别引发0.4亿吨和0.2亿吨碳排放净流出我国.2019年我国出口贸易整体碳生产率为1.0欧元/千克碳,约为全球平均值的一半;我国出口贸易失衡度为1.9,承担了相较于自身出口经济收益占比近两倍的碳排放责任.在我国三次产业中,仅第一产业出口贸易的碳生产率高于全球平均值、失衡度小于1.0.我国已成为国际转移排放的"污染避难所",亟须通过采取持续强化绿色低碳技术自主创新、增加三产贸易占比、增强国内大循环主体作用等措施,应对更趋复杂的贸易和气候变化争端.
文献关键词:
中国对外贸易;双边贸易隐含排放分析模型;贸易增加值;贸易隐含碳排放;贸易碳生产率;贸易失衡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任亚楠;田金平;陈吕军
作者机构: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北京 100084;清华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北京 10008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任亚楠;田金平;陈吕军-.中国对外贸易的经济增加值—隐含碳排放失衡问题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2022(05):49-59
A类:
双边贸易隐含排放分析模型,贸易碳生产率,贸易失衡度,出口经济收益
B类:
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增加值,失衡问题,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国际贸易,经济附加值,高碳,双重压力,研究运用,三次产业,损益,净增,亿吨,中欧贸易,逆差,第二产业,产业贸易,净流入,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出口贸易,欧元,千克,两倍,碳排放责任,国三,产业出口,避难所,绿色低碳技术,国内大循环,主体作用,更趋,争端,贸易增加值,贸易隐含碳排放
AB值:
0.22383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