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共创元宇宙:理论与应用的学科场景
文献摘要:
1张新新:理性与激情:基于元宇宙的出版远景展望 1.1元宇宙的定义与价值 元宇宙(metaverse)一词最早出于1992年美国著名科幻大师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在其小说《雪崩》(Snow Crash)中的描述:"戴上耳机和目镜,找到连接终端,就能够以虚拟分身的方式进入由计算机模拟、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其进一步可叙述为超越现实宇宙的另一个宇宙或超越物理世界的宇宙.由此可见,在文学层面上的元宇宙主要强调由文字建构"可能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关联[1].而元宇宙的中文概念最早由学者韩民青[2]于2002年提出,其指从性质上形成另一种或另一层面上更广大、更深远的存在,即从哲学的角度分析目前人们所在的本宇宙和元宇宙的关联,提出元宇宙的特征与人们所在的本宇宙认知是高度相似的,且元宇宙具有虚时间、虚空间、虚时空性等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元宇宙对认识当代人类文明的困境及其出路的意义和价值.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张新新;夏翠娟;肖鹏;李白杨
作者机构:
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上海,200093;上海图书馆,上海,200031;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广州,510006;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武汉,430072
引用格式:
[1]张新新;夏翠娟;肖鹏;李白杨-.共创元宇宙:理论与应用的学科场景)[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22(05):139-148
A类:
虚时空
B类:
共创,元宇宙,理论与应用,科场,激情,远景, 1,metaverse,科幻,尼尔,斯蒂芬森,Neal,Stephenson,雪崩,Snow,Crash,耳机,目镜,分身,计算机模拟,真实世界,虚拟空间,物理世界,可能世界,现实世界,虚空,时空性,当代人
AB值:
0.45881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