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跨民族主义":当代中国电影的"地方"建构
文献摘要:
面对数字化、"互联网+"的科技传播时代,中国电影的中华"民族性"、各民族电影的审美间性需要学界认真审视.中国电影的"地方"建构有赖于地缘文化的支撑、"地方"人文的共情创造,决胜于植根中华沃土的深厚蕴含生成,它实际上是一种"跨民族主义电影",寻求的是多文化、多中心的关联性以及跨地缘空间的共同文化身份的生产.因为当代科技力量不断改变着地域空间的阻隔状况,"跨民族主义"作为非限制的、流动更替的镜像,在知识广谱化的情况下更有利于知识化人."跨民族主义电影"——民族电影新阶段之体察:其共存的基因图谱,是民族精神重要的询唤力量;其所进行的普遍情感表达与人性揭示,能赢得跨地跨国的观众共鸣.当代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以其生动而丰沛的"原型"意蕴、挥之不去的"英雄情结"和"本真"的生命真实映现,呼唤植根于民族传统的真善美,在一种政治理性之外,凸显了东方文艺美学的自觉,这正是其重要价值所在.
文献关键词:
"跨民族主义";中国电影;"地方"建构;基因图谱
作者姓名:
周安华
作者机构:
南京大学亚洲影视与传媒研究中心 江苏 南京 21002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周安华-."跨民族主义":当代中国电影的"地方"建构)[J].民族艺术研究,2022(05):13-18
A类:
B类:
跨民族,民族主义,中国电影,科技传播,传播时代,民族性,各民族,民族电影,有赖于,地缘文化,共情,决胜,胜于,沃土,多中心,共同文化,文化身份,科技力量,着地,地域空间,阻隔,更替,镜像,广谱,知识化,体察,基因图谱,民族精神,询唤,情感表达,观众共鸣,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丰沛,挥之不去,英雄情结,本真,映现,呼唤,植根于,民族传统,真善美,政治理性,文艺美学
AB值:
0.41026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