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共同体美学视域下的中国扶贫题材电影研究
文献摘要:
在共同体美学的视域下,我们对扶贫题材电影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就是看其能否激发观众的"他者思维",对人物的处境、选择产生认同心理.遗憾的是,中国扶贫题材电影一度满足于担任政策宣讲员的角色,以一种非常生硬刻意的方式完成情节设置、人物塑造与主题表达.近年来比较成功的扶贫题材电影,则能与共同体美学的精神不谋而合,在正面人物的身份定位、工作理念、行为逻辑等方面与观众形成情感共同体;即使是"后进人物",也致力于从人物的困厄处境中找到他们精神贫困的根源,努力使"后进人物"也能够与观众产生道德和情感共鸣.这说明,扶贫题材电影的创作在共同体美学的照拂下,不仅可以和我们这个时代产生共振,还可以和人心产生共情、共鸣.
文献关键词:
扶贫题材电影;共同体美学;政策宣讲;深度共情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龚金平
作者机构:
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 上海 20043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龚金平-.共同体美学视域下的中国扶贫题材电影研究)[J].民族艺术研究,2022(01):14-21
A类:
扶贫题材电影
B类:
共同体美学,美学视域,中国扶贫,电影研究,评判标准,他者,处境,遗憾,政策宣讲,生硬,刻意,情节设置,人物塑造,主题表达,不谋而合,正面人物,身份定位,工作理念,行为逻辑,情感共同体,困厄,精神贫困,情感共鸣,照拂,深度共情
AB值:
0.29973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