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钯纳米颗粒的形貌控制合成
文献摘要:
为优化钯纳米颗粒的化学还原法制备工艺,本文以氯钯酸(H2PdCl4)为前驱体,抗坏血酸(C6H806)为还原剂,聚丙烯酸钠(PAAS)为表面活性剂制备钯纳米颗粒.采用正交实验探究不同工艺参数对钯纳米颗粒粒径和形貌的影响.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电化学工作站对制备产物的结构、物相、形貌、电催化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工艺体系下,通过温度的改变,40℃条件下可以得到粒径大小为64.5 nm,球形度较好,分散性高的钯纳米颗粒;90℃条件下可以得到粒径大小为45.9 nm的立方体钯纳米颗粒.所制备的球形和立方体钯纳米颗粒对甲酸的电氧化催化活性分别为商业钯黑的1.57倍和1.49倍,在催化剂制备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文献关键词:
钯粉;聚丙烯酸钠;球形;立方体;电催化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郭一飞;胡劲;王开军;段云彪;张维钧;曾爱民
作者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昆明650093;云南省科学技术院,昆明65009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郭一飞;胡劲;王开军;段云彪;张维钧;曾爱民-.钯纳米颗粒的形貌控制合成)[J].材料科学与工艺,2022(03):58-65
A类:
C6H806
B类:
钯纳米颗粒,形貌控制,控制合成,化学还原,还原法,制备工艺,H2PdCl4,前驱体,抗坏血酸,还原剂,聚丙烯酸钠,PAAS,表面活性剂,正交实验,实验探究,不同工艺,颗粒粒径,线粉,粉末衍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电化学工作站,电催化性能,艺体,粒径大小,球形度,分散性,立方体,电氧化,催化活性,催化剂制备,钯粉
AB值:
0.33861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