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一带一路"倡议下对外直接投资效应分析
文献摘要: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一带一路"双边国家在"互通"过程中,形成了产能与投资合作机制,带动经济发展与资源、人才的互联互通.文章基于全球176个经济体2009—2017年的样本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对外直接投资的效应,并进行深入的异质性研究和机制探讨.实证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的对外直接投资效应总体为正,且有增大趋势,但并不显著;区域异质性和特征异质性明显:对中南半岛、中巴经济走廊的投资促进作用显著且大于对中蒙俄、中西亚以及新亚欧经济走廊的政策效应,且对低人均GDP、高GDP增长率、高通胀率的新兴发展中国家的促进作用更大.深入的机制探索表明,基础设施机制和独特优势机制是"一带一路"倡议发挥政策效应的两大路径.因此,我国应根据不同经济走廊国别状况,着眼于异质性,从基础设施、市场互联、政策沟通等方面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合作.通过高层战略合作,抵御政治风险,形成独特的中国企业优势,加强资源与技术的流转,提升人才互动与产业链服务,形成良好的营商环境.
文献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对外直接投资;双重差分法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丁杰
作者机构:
福建江夏学院金融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丁杰-."一带一路"倡议下对外直接投资效应分析)[J].西安财经大学学报,2022(06):103-117
A类:
B类:
对外直接投资,投资效应,投资合作,合作机制,双重差分法,异质性研究,机制探讨,区域异质性,中南半岛,中巴经济走廊,中蒙俄,中西亚,新亚,亚欧,政策效应,高通胀,通胀率,新兴发展中国家,机制探索,大路,国别,政策沟通,沿线国家,战略合作,政治风险,中国企业
AB值:
0.30342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