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历史演进及其实现路径——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视角
文献摘要:
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视角揭示了城乡社会发展的本质与规律,城乡关系从对立走向融合是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科学诠释和必然逻辑.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乡关系依次经历了交流互惠—二元分割—互动协调—分离失衡—统筹发展—融合发展六个阶段.中国城乡关系的演进路径,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内在逻辑决定的.新时代下城乡发展不平衡、农业农村生产力发展不充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明显短板.重塑新型城乡关系,需要从当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需求出发,通过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变革和创新,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最终实现城乡经济融合、社会融合以及生态融合,助力高质量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文献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城乡融合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周清香;何爱平
作者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710055;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12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周清香;何爱平-.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历史演进及其实现路径——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视角)[J].西安财经大学学报,2022(02):29-38
A类:
B类:
城乡融合发展,历史演进,关系理论,恩格斯,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城乡社会,必然逻辑,新中国成立以来,互惠,互动协调,统筹发展,演进路径,新时代下,下城,城乡发展,生产力发展,发展不充分,新型城乡关系,制度变革,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城乡经济融合,社会融合,生态融合,城乡一体化发展
AB值:
0.29810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