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岩溶管道与裂隙介质间溶质暂态存储机制
文献摘要:
溶质暂态存储是岩溶地下水溶质运移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为揭示岩溶管道与裂隙介质间溶质暂态存储机制,本文构建室内管道-裂隙物理模型,开展集中补给条件下的定量示踪试验,运用双区对流弥散模型实现溶质运移过程模拟.研究表明:随着集中补给水动力条件的增强,裂隙暂态存储水量呈线性增加趋势,溶质穿透曲线由单峰型向双峰型转变;管道和裂隙中的平均流速呈负相关关系,溶质在管道和裂隙中的滞留时间差决定了穿透曲线的形态;溶质暂态存储引发了穿透曲线的拖尾效应和双峰现象,对岩溶地下水溶质运移过程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文献关键词:
溶质运移;管道-裂隙物理模型;暂态存储;穿透曲线;南方岩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罗明明;季怀松
作者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07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罗明明;季怀松-.岩溶管道与裂隙介质间溶质暂态存储机制)[J].水科学进展,2022(01):145-152
A类:
暂态存储
B类:
岩溶管道,裂隙介质,存储机,岩溶地下水,地下水溶质运移,运移过程,普遍现象,内管,物理模型,补给条件,示踪试验,双区,弥散,模型实现,过程模拟,补给水,水动力条件,储水量,穿透曲线,单峰,双峰型,平均流速,滞留时间,时间差,拖尾,尾效,控制作用,南方岩溶
AB值:
0.27900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