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热连轧高强钛合金厚壁管道的TIG工艺及组织和性能
文献摘要:
针对采用新型的热连轧工艺生产的厚壁高强度无缝钛合金管,通过TIG自动送丝与手工填丝2种焊接方法进行了环缝对接焊工艺试验,对比分析了2种工艺下接头的焊缝成形、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结果 表明,2种焊接方法下的焊道表面均呈亮银色,无明显氧化现象,自动送丝接头表面成形更加平滑美观,而手工填丝接头表面成形有不规则的鱼鳞纹;热影响区中β相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粗化,并生成了一定量的细针状α'马氏体相.焊缝区组织主要为沿β相界生成的板条状和块状α相,以及晶粒内形成的少量针状α'马氏体组织;TIG自动送丝和手工填丝焊接接头的硬度都是热影响区最高,焊缝最软而母材居中;拉伸试验断裂位置均位于焊缝,平均抗拉强度分别为603.8 MPa和571.7 MPa;热影响区的冲击吸收能量分别达到了41.7 J和78.5 J,手工填丝下的热影响区表现出了比母材更好的冲击韧性.
文献关键词:
高强钛合金;自动送丝;手工填丝;微观组织;力学性能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冯靖;吕雪岩;周晓锋;武少杰;程方杰
作者机构:
天津大学,天津300072;天津市现代连接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冯靖;吕雪岩;周晓锋;武少杰;程方杰-.热连轧高强钛合金厚壁管道的TIG工艺及组织和性能)[J].焊接,2022(01):8-13
A类:
自动送丝,手工填丝,亮银色
B类:
热连轧,高强钛合金,厚壁管道,TIG,组织和性能,钛合金管,焊接方法,环缝,对接焊,焊工,工艺试验,下接,焊缝成形,微观组织,焊道,表面成形,鱼鳞纹,热影响区,粗化,一定量,细针,针状,马氏体相,焊缝区,相界,板条,条状,块状,晶粒,马氏体组织,填丝焊,焊接接头,母材,居中,拉伸试验,断裂位置,抗拉强度,冲击吸收能量,冲击韧性
AB值:
0.30835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