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霞浦核电基地海洋生物放射性本底水平及辐射剂量评价
文献摘要:
为掌握霞浦核电基地海洋生物的放射性本底水平,在其周边50 km范围内采集5类9种海洋生物样品,测量其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238 U、232 Th、226 Ra、40 K,以及人工放射性核素137 Cs、134 Cs、90 Sr、58 Co、60 Co、54 Mn、110m Ag、65 Zn的活度浓度并进行辐射剂量评价.结果显示,所有样品中134 Cs、58 Co、60 Co、54 Mn、110m Ag、65 Zn的活度浓度均低于最小可探测活度浓度,238 U、232 Th、226 Ra、40 K、137 Cs和90 Sr的平均活度浓度分别为(0.48±0.48)、(0.86±1.20)、(0.27±0.34)、(74.3±43.0)、(0.023±0.019)、(0.242±0.167)Bq/kg,处于我国食品天然放射性本底水平内.当地公众由于食入海产品所致年有效剂量为55.1μSv/a,其中137 Cs、90 Sr所致剂量分别为0.021、0.49μSv/a;海洋生物所受辐射剂量为0.048~0.276μSv/h.当地公众及海洋生物所受辐射剂量均远低于国家标准限值或国际推荐控制值.本次调查为霞浦核电厂运行前海洋生物放射性本底建立了基线数据,并提出了今后海洋生物监测的重点核素,除137 Cs、134 Cs、90 Sr、58 Co、60 Co、54 Mn、110m Ag、65 Zn,还应增加对3 H、14 C、131 I的监测.
文献关键词:
海洋化学;海产品;放射性本底;辐射剂量评价;霞浦核电基地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付斌;吴春勇;余雯;何建华
作者机构: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0840;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广东 珠海519087;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 厦门361005;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 成都61004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付斌;吴春勇;余雯;何建华-.霞浦核电基地海洋生物放射性本底水平及辐射剂量评价)[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2(03):454-461
A类:
霞浦核电基地
B类:
海洋生物,放射性本底,底水,辐射剂量评价,生物样品,天然放射性核素,Th,Ra,人工放射性核素,Cs,Sr,Co,Mn,110m,Ag,有样,最小可探测活度浓度,Bq,入海,海产品,年有效剂量,Sv,生物所,控制值,核电厂运行,前海,基线数据,后海,生物监测,海洋化学
AB值:
0.20541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