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土地利用转型影响下大别山区景观格局演变及驱动力研究——以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为例
文献摘要:
城镇化的迅猛发展导致了土地利用形态与功能的转型,而这一转变在山区尤为明显.同时景观格局的变化是土地利用转型的突出标志,探究两者的关系对于山区土地利用及生态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地处大别山区的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为研究对象,选取1999年、2009年和2019年3期遥感卫星影像数据,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支持下,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对金寨县的景观格局演变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金寨县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力.研究结果显示:(1)1999―2019年,金寨县土地利用转型特征为生产用地向生活用地和生态用地转换,建设用地转换率最高,持续增长,耕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呈降低趋势,林地和水域持续稳定增长;土地利用类型上,主要为耕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林地之间的转换;土地利用空间上,1999―2009年金寨县土地利用转换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2010―2019年主要集中在东北部;(2)金寨县景观格局整体上破碎度增大,景观异质性、均匀度降低,不规则斑块增多,2010―2019年各景观类型间断分布,景观连通性下降;(3)金寨县的经济发展、产业水平、人口情况、生活水平和治理环境五个维度的驱动力综合作用导致了土地利用的转型与景观格局的变化.其中,社会经济发展为金寨县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人口与产业发展是次要驱动因素.
文献关键词:
土地利用转型;景观格局;演变特征;驱动力;主成分分析;大别山区
作者姓名:
张云彬;王雲;陈静媛;孙若萱
作者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合肥230036
引用格式:
[1]张云彬;王雲;陈静媛;孙若萱-.土地利用转型影响下大别山区景观格局演变及驱动力研究——以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为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22(03):56-68
A类:
B类:
土地利用转型,大别山区,景观格局演变,六安市,金寨县,形态与功能,生态管理,遥感卫星,卫星影像数据,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指数对,演变特征,活用,生态用地,用地转换,建设用地,转换率,未利用地,林地,水域,持续稳定,稳定增长,土地利用类型,年金,中部地区,东北部,破碎度,景观异质性,均匀度,斑块,景观类型,间断分布,景观连通性,治理环境,五个维度,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因素
AB值:
0.25392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