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核电厂事故后监视系统显示设计与实现
文献摘要:
为有效跟踪核电厂瞬态事件和事故,以及监视事故后的过程状态,核电厂需在主控室房间设置专用的事故后监视系统(PAMS).通过PAMS人机接口显示核电厂事故后参数和设备,为操作员提供监视与记录界面,尤其涉及三道安全屏障的反应性控制、反应堆堆芯冷却和一回路系统的热导出、放射性物质的相关参数和设备信息.依据核电厂安全参数显示的相关标准,结合华龙一号防城港3#、4#机组安全级仪控系统总体架构设计,阐述了PAMS设计和实现的过程.相较于以往硬显示的实现方案,提出了一种基于F-SC1等级的FirmSys数字化平台实现事故后监视功能的设计方案.目前,该方案已在防城港3#机组完成现场热态调试投入实际应用,可为后续核电厂事故后监视功能提供方案借鉴与参考.
文献关键词:
核电厂;事故后监视系统;F-SC1等级;系统设计;变量分类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志嘉;孙月亮;孙洪涛;夏利民
作者机构:
北京广利核系统工有限公司,北京 10009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志嘉;孙月亮;孙洪涛;夏利民-.核电厂事故后监视系统显示设计与实现)[J].自动化仪表,2022(06):59-62
A类:
事故后监视系统,FirmSys
B类:
瞬态,过程状态,主控室,房间,PAMS,人机接口,操作员,三道,道安,安全屏障,反应性控制,反应堆堆芯,堆芯冷却,一回路,放射性物质,设备信息,核电厂安全,安全参数,华龙一号,防城港,3#,4#,机组安全,仪控系统,系统总体架构,架构设计,设计和实现,实现方案,SC1,数字化平台,视功能,热态,变量分类
AB值:
0.3568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