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粤港澳大湾区风暴潮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文献摘要:
基于1970-2018年珠江口潮位站历史潮位资料,结合风暴潮数值模拟结果,统计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风暴潮的时空分布特征并探讨了风暴潮增水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伶仃洋、狮子洋、前航道等区域出现较大增水的频率较高,与该区域特殊的地理位置及伶仃洋河口湾漏斗状形态产生的能量辐聚有关,增水极值与台风登陆地点和台风强度均有关系;风暴潮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7-9月,占全年总次数的74.4%;影响粤港澳大湾区的强台风以上级别的台风频次增加趋势明显,各站点历年最高潮位呈增加趋势,平均速率为0.02~0.03 m/a;台风路径对风暴潮增水的空间分布有较大影响,当台风在大湾区西岸登陆,距离台风登陆点约2.5倍最大风速半径的位置可产生较大的增水值;最大增水随着台风中心压强的降低而升高,中心压强每下降10hPa,最大增水值上升0.4~1.1m;当台风移动速度接近8.3 m/s,珠江口形成较为稳定的风暴潮水位梯度,产生较大的风暴潮增水.
文献关键词:
风暴潮;时空分布;历史最高潮位;影响因素;粤港澳大湾区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罗志发;黄本胜;邱静;谭超;黄广灵
作者机构: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广东广州 510610;广东省水动力学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610;河口水利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610;广东省流域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610;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广东珠海 51908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罗志发;黄本胜;邱静;谭超;黄广灵-.粤港澳大湾区风暴潮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水资源保护,2022(03):72-79,153
A类:
10hPa,历史最高潮位
B类:
粤港澳大湾区,潮时,时空分布特征,珠江口,风暴潮增水,水影,伶仃洋,狮子洋,航道,洋河,河口湾,漏斗状,聚有,极值,台风登陆,登陆地,台风强度,发生时间,强台风,上级,风频,各站,历年,年最高潮位,台风路径,西岸,登陆点,最大风速半径,1m,移动速度,口形,潮水位
AB值:
0.25707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