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红外暗云中分子气体团块的性质研究
文献摘要:
利用12Co(1-0)、13Co(1-0)与C18O(1-0)分子谱线成图观测数据,并结合ATLASGAL(The APEX(Atacama Pathfinder Experiment)Telescope Large Area Survey of the Galaxy)尘埃连续谱巡天观测结果详细地研究了9个红外暗云(Infrared Dark Clouds,IRDCs)中团块的物理性质与运动学特征.给出了红外暗云的速度区间,以及在红外暗云所对应的Spitzer(Spitzer Space Telescope)8 μm辐射背景上叠加了与红外暗云轮廓基本吻合的13CO和C18O积分强度分布图.9个红外暗云中有8个呈纤维状结构.在这些红外暗云中共找出51个致密团块,质量偏大的团块大部分聚集在红外暗云的枢纽位置.质量统计直方图中表现出明显的双峰结构,进一步证实纤维状分子云物质输送的图景.12CO(1-0)计算所得的典型激发温度Tex在这些团块中的分布为10-15 K之间.证认出3个蓝轮廓的团块和5个红轮廓的团块,发现有17个处于不同演化阶段的团块与外流候选体位置重叠,这表明外流活动可能普遍存在于不同演化阶段的团块中.在MSF(Massive Star-Forming)团块和YSO(Young Stellar Object)团块中较高的外流探测率表明吸积率随着团块中恒星形成的演化阶段而增加.这些都是引力束缚的团块,并有可能进一步塌缩.所有团块都满足形成大质量恒星的基本物理条件.这些处在不同演化阶段的早期大质量恒星形成团块是研究大质量恒星形成的理想候选体.
文献关键词:
恒星:形成;星际介质:云;星际介质:分子;星际介质:恒星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得力达·别尔得汗;加尔肯·叶生别克;徐烨;刘德剑;周建军;何玉新;朱春花;李光辉
作者机构:
新疆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乌鲁木齐830046;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 乌鲁木齐830011;中国科学院射电天文重点实验室 乌鲁木齐830011;新疆射电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乌鲁木齐830011;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南京21002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得力达·别尔得汗;加尔肯·叶生别克;徐烨;刘德剑;周建军;何玉新;朱春花;李光辉-.红外暗云中分子气体团块的性质研究)[J].天文学报,2022(03):104-126
A类:
13Co,C18O,ATLASGAL,Atacama,IRDCs,13CO,12CO,YSO
B类:
云中,团块,12Co,成图,观测数据,APEX,Pathfinder,Experiment,Telescope,Large,Area,Survey,Galaxy,尘埃,连续谱,巡天,Infrared,Dark,Clouds,物理性质,运动学特征,Spitzer,Space,强度分布,分布图,纤维状,偏大,统计直方图,双峰结构,物质输送,计算所,激发温度,Tex,证认,认出,演化阶段,外流,MSF,Massive,Star,Forming,Young,Stellar,Object,探测率,吸积,恒星形成,塌缩,本物,物理条件,成团,星际介质
AB值:
0.43175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