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近60 a石羊河流域蒸发量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文献摘要:
蒸发是水循环的关键环节,理解蒸发变化及其原因对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石羊河流域为例,选取自南向北沿海拔梯度递减的乌鞘岭、永昌、武威和民勤4个气象站近60 a(1958—2017年)数据资料,基于改进的PenPan模型分析了石羊河流域蒸发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原因.结果表明:(1)空间上,石羊河流域蒸发量变化存在海拔效应,随着海拔的增加蒸发量显著减少,递减率约为38 mm·(100m)-1;时间上,蒸发量变化存在明显的分段特征,1958—1970年蒸发量减少,20世纪70年代以来蒸发量增加,尤其是平原区最为明显.(2)改进的PenPan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各站点日尺度和月尺度蒸发量的变化(R2>0.85),为进一步提高模拟精度,模型中的风速函数有待修正.(3)改进的PenPan模型计算的辐射组分年际变化不大,但空气动力学组分波动上升,这与温度和饱和水气压差变化趋势一致,说明温度升高是引起石羊河流域70年代以来蒸发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说明在气候变暖背景下石羊河流域蒸发量将持续增加,也给未来强化水资源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施加更大的压力.
文献关键词:
蒸发皿蒸发;PenPan模型;组分分割;石羊河流域
作者姓名:
李小琴;冉宸;张晓霞;冉新民
作者机构: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50;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00;舟曲县城关九年制学校,甘肃 舟曲 746300;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小琴;冉宸;张晓霞;冉新民-.近60 a石羊河流域蒸发量变化及其原因分析)[J].干旱区研究,2022(03):745-753
A类:
PenPan,组分分割
B类:
石羊河流域,蒸发量,水循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取自,南向,海拔梯度,乌鞘岭,永昌,武威,民勤,气象站,数据资料,时空变化特征,海拔效应,递减率,100m,平原区,各站,日尺度,月尺度,模拟精度,年际变化,空气动力学,饱和水,水气压,气压差,压差变化,气候变暖,水资源管理,蒸发皿蒸发
AB值:
0.27271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