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天山北坡城市群地表温度时空差异及贡献度分析
文献摘要:
城市化的加快推进使得土地利用变化加剧,进而导致城市热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基于2005年和2018年夏季的MYD21A2地表温度数据,运用空间统计学方法分析了LST的时空分布格局,并结合土地利用数据,通过贡献度指数,对天山北坡城市群地表覆盖类型和行政区划的源汇角色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005—2018年建设用地、耕地增长显著,冰川、林地等自然资源地类显著减少,说明城市的发展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2)地表温度等级的空间分布与海拔呈负相关关系,2005—2018年高温度等级在白天的空间分布有离散化趋势,而夜间则相反,夜间高温度等级空间分布整体有向东南迁移的趋势.(3)不同城市、不同地表覆盖类型由于自然条件、比热容等物理性质的不同,其白天和夜间源汇角色不同,可归纳为昼夜热源型(CI>0)、昼汇夜源型(白天CI<0,夜间CI>0)和昼夜热汇型(CI<0).(4)天山北坡城市群独特的气候和荒漠—绿洲—山地地貌致使建设用地为昼汇夜源型地类,源汇角色与内地一些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存在差异.
文献关键词:
MYD21A2;天山北坡城市群;地表温度;贡献度
作者姓名:
梁洪武;阿里木江·卡斯木;赵禾苗;赵永玉
作者机构:
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新疆师范大学丝绸之路经济带城镇化发展研究中心,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梁洪武;阿里木江·卡斯木;赵禾苗;赵永玉-.天山北坡城市群地表温度时空差异及贡献度分析)[J].干旱区研究,2022(02):388-399
A类:
MYD21A2
B类:
天山北坡城市群,地表温度,时空差异,贡献度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城市热环境,年夏季,温度数据,空间统计学,统计学方法,LST,时空分布格局,土地利用数据,地表覆盖类型,行政区划,源汇,角色特征,建设用地,冰川,林地,地类,白天,离散化,向东,南迁,同城,自然条件,比热容,物理性质,昼夜,热源,荒漠,绿洲,山地地貌,京津冀城市群
AB值:
0.28564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