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保护性耕作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春小麦养分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为探究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保护性耕作对春小麦营养器官及产量的影响.[方法]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安家坡村设置了传统耕作(T)、免耕(NT)、传统耕作+秸秆覆盖(TS)、免耕+秸秆覆盖(NTS)4种耕作措施处理,研究了春小麦不同生育期根、茎、叶中OC、TN、TP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干物质积累、分配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免耕+秸秆覆盖处理下的春小麦根、茎、叶中OC、TN含量分别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TP含量基本趋于稳定状态,N:P和C:P均高于其他处理,C:N较小.免耕处理下花后干物质积累对籽粒的贡献率与耕作处理下相比提高了32.44%,秸秆覆盖处理下的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对籽粒的贡献率与不覆盖相比提高了38.34%.NTS处理下促进了花后干物质积累和转运,显著增加了穗数、千粒质量,产量比T、NT、TS处理分别提高了24.79%、14.95%、10.26%.[结论]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更加适合免耕+秸秆覆盖的耕作措施来提高春小麦的产量.
文献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春小麦;化学计量特征;干物质积累;产量
作者姓名:
张霞霞;闫丽娟;李广;刘兴宇;张娟
作者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70;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甘肃农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引用格式:
[1]张霞霞;闫丽娟;李广;刘兴宇;张娟-.保护性耕作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春小麦养分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22(06):52-60
A类:
B类:
保护性耕作,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旱区春小麦,小麦养分,营养器官,定西市,安定区,安家,免耕,秸秆覆盖,NTS,耕作措施,不同生育期,OC,TN,TP,化学计量特征,覆盖处理,麦根,稳定状态,籽粒,干物质积累量,积累和转运,穗数,千粒质量,产量比
AB值:
0.22834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