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形状记忆聚己内酯板材
文献摘要:
在聚己内酯(PCL)板材研发过程中,研究了甲基丙烯酸四氢呋喃酯(MATE)、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NPGDA)三种交联助剂不同种类和TMPTA加入方式对PCL材料电子辐照交联程度的影响.采用熔融挤出及注塑成型方法制备了改性PCL样板;对几种PCL样板施加10~50 kGy的辐照后,通过分析PCL材料的凝胶含量确认其交联程度;发现PCL材料的交联程度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上升;三种交联助剂中,TMPTA效果最佳,同等辐照剂量下PCL的交联程度更高;在加入方式上,预制母粒加入较直接加入更有利于交联助剂在PCL基体中的均匀分散,可有效提高PCL的辐照交联效果.在工业化生产过程中,推荐加入0.2份1076及0.3份168的复配抗氧剂和0.5份芥酸酰胺,可有效改善PCL板材的辐照后黄变严重、发酸发臭以及加工过程中粘辊等问题.
文献关键词:
聚己内酯板材;辐照交联效率;外观;气味;加工性能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舒帮建;钱晶;孟征;孙兆懿;郑骏驰;苏昱;安峻莹;赵亚风
作者机构:
北京航天凯恩新材料有限公司,北京 100074;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7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舒帮建;钱晶;孟征;孙兆懿;郑骏驰;苏昱;安峻莹;赵亚风-.形状记忆聚己内酯板材)[J].工程塑料应用,2022(12):38-42
A类:
聚己内酯板材,NPGDA,电子辐照交联,粘辊,辐照交联效率
B类:
形状记忆,PCL,研发过程,甲基丙烯酸,四氢呋喃,MATE,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新戊二醇,助剂,加入方式,交联程度,熔融挤出,注塑成型,成型方法,样板,kGy,凝胶含量,辐照剂量,预制,母粒,均匀分散,工业化生产,复配,抗氧剂,芥酸酰胺,黄变,发酸,发臭,加工过程,气味,加工性能
AB值:
0.275569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