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小麦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的柱头活力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旨在明确小麦不育系柱头活力的变化规律,为杂交小麦高产制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4个小麦温光敏核不育系为研究材料,第1朵小花开颖进行套袋并连续21d饱和授粉,通过调查研究杂交结实率探讨4个小麦不育系柱头活力的差异.[结果]4个小麦不育系柱头活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柱头活力从高到低依次为K456S>K64S>K78S>K43S,K64S和K456S柱头活力开颖后第5天达到峰值,而K78S和K43S开颖后第3天达到峰值.4个不育系柱头活力持续时间无显著差异,都可达15 d,但高柱头活力(结实率>80%)的持续时间存在明显差异,K78S(9 d)>K64S(7 d)>K456S(5 d)>K43S(3 d).K64S柱头活力在大田环境下显著高于温室,最高杂交结实率提高17.58%,平均杂交结实率提高13.83%;2种环境下柱头活力持续时间无差异,均为17 d,但高柱头活力持续时间大田环境下比温室长2 d,为9 d.[结论]4个不育系都有较高的杂交结实率,但达到最高杂交结实率的授粉时间不同,高柱头活力持续时间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不同不育系其柱头活力变化规律存在差异.开花期适宜的温度、湿度环境有利于提高不育系最高杂交结实率(柱头活力)和高柱头活力持续时间,进而提高制种的结实率和产量.
文献关键词:
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两系杂交小麦;柱头活力;杂交结实率
作者姓名:
李宏生;李绍祥;杨忠慧;刘琨;赵红;杨木军
作者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昆明 65020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宏生;李绍祥;杨忠慧;刘琨;赵红;杨木军-.小麦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的柱头活力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22(11):2492-2496
A类:
温光敏,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温光敏核不育,K456S,K64S,K78S,K43S,两系杂交小麦
B类:
柱头活力,小麦高产,制种,小花,花开,开颖,套袋,21d,授粉,杂交结实率,力持,大田,室长,开花期,湿度环境
AB值:
0.08358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