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航空电磁技术在冻土调查中的探测能力分析
文献摘要:
准确评估冻土三维分布和阶段性变化对我国气候、水资源、生态、工程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多年冻土大多分布在高海拔地区,利用地面物探确定多年冻土厚度具有效率低、成本高、交通不便等问题,而依据电阻率差异的航空电磁技术具有较大优势.根据青海祁连地区冻土厚度、电阻率等信息构建地电模型,并针对Aer-oTEM时间域航空电磁系统和Impulse频率域航空电磁系统,通过模拟冻土电阻率、厚度、冻土下低阻层、飞行高度和线圈角度变化,分析不同条件下时间域和频率域航空系统一维正演电磁响应差异,进而确定航空电磁技术对冻土顶、底界面的探测能力.模拟结果表明,在较低噪声水平下,Impulse频率域航空电磁系统可以根据融化冻土厚度确定沼泽、湿地及湿润草甸覆盖下的冻土顶界面;AeroTEM时间域系统可以确定冻土底界面,且当冻土下存在低阻层时,确定的底界面准确性将大幅提高.因此,在调查冻土厚度时,可综合利用频率域和时间域航空电磁数据,共同确定多年冻土的顶、底界面.本文研究成果将为航空电磁技术服务于我国冻土调查提供理论支撑.
文献关键词:
冻土;航空电磁;一维正演;厚度;探测能力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孙思源;余学中;谢汝宽;何怡原;单希鹏;李诗珺
作者机构:
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北京 10008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孙思源;余学中;谢汝宽;何怡原;单希鹏;李诗珺-.航空电磁技术在冻土调查中的探测能力分析)[J].物探与化探,2022(01):104-113
A类:
Aer,oTEM,AeroTEM
B类:
航空电磁,电磁技术,调查中,探测能力分析,三维分布,阶段性变化,多年冻土,高海拔地区,物探,交通不便,电阻率,祁连地区,信息构建,建地,地电模型,时间域,电磁系统,Impulse,频率域,低阻层,飞行高度,线圈,不同条件下,一维正演,电磁响应,响应差异,低噪声,噪声水平,融化,化冻,厚度确定,沼泽,湿润,草甸,下存,电磁数据,技术服务
AB值:
0.30384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