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长江流域濒危兰科植物的空间分布
文献摘要:
[目的]兰科Orchidaceae植物已经成为旗舰保护类群,科学规范识别长江流域兰科植物的迁移规律,探究濒危兰科植物的空间分布,确定重点保护物种和热点地区,对于更好地研究和保护珍稀濒危兰科植物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长江流域1981—2019年的代表性兰科植物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考察和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资讯机构(GBIF)数据库选取兜被兰属Neottianthe、独蒜兰属Pleione等130个(10种)物种分布点为代表,根据植物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理论,采取核密度、莫兰指数和热点分布等方法,对长江流域濒危兰科植物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①1998—2019年长江流域代表性兰科植物的密度高值区减少,分布在广西、贵州的兰科植物消失.密度中值区发生变化,兰科植物由四川中部向四川北部迁移;②长江流域代表性兰科植物的濒危等级值和空间位置呈显著正相关水平,1998—2019年比1981—1997年相关性更强;③高危险区发生变化,1981—1997年兰科植物高危险区主要分布在贵州和湖北,而1998—2019年主要分布在湖北.[结论]全球变暖、基础设施建设、非法采挖销售和过度砍伐森林都有可能成为兰科植物分布变化和数量减少的原因.湖北将成为以后需要重点关注的地区.
文献关键词:
长江流域;兰科植物;空间自相关;核密度;分布格局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一林;李功权;刘颖
作者机构:
长江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1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一林;李功权;刘颖-.长江流域濒危兰科植物的空间分布)[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22(04):750-757
A类:
Neottianthe,Pleione
B类:
长江流域,兰科植物,Orchidaceae,旗舰,类群,科学规范,迁移规律,重点保护,保护物种,热点地区,珍稀濒危,野外考察,信息资讯,GBIF,兰属,独蒜兰,物种分布,布点,植物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理论,核密度,莫兰指数,热点分布,空间分布格局,年长,密度高,中值,川中,川北,濒危等级,空间位置,关水,危险区,全球变暖,采挖,砍伐森林,植物分布,空间自相关
AB值:
0.31574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