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南方稀土矿区隐伏断裂带高密度电法勘探实验
文献摘要:
当下南方稀土矿的开采模式依旧为原地浸矿模式,这种开采模式而言,矿山地下发育的裂隙构造、地下暗河、岩溶等不良地质体,会严重降低浸矿液的回收率,同时沿不良地质体泄露的浸矿液对环境会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对矿山地下不良地质体的发育状态的调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南方某稀土矿C2矿区的地层分布及构造特征,首先开展高密度电法参数实验,选择合适的测量参数以及温纳-斯伦贝尔2装置测量模式,完成了 4条测线的高密度电法测量;通过反演计算获得了实验区的隐伏电性结构模型,圈定了风化层(富含稀土矿的地层)厚度以及隐伏断裂构造的空间展布特征,解释结果与实验区布置的钻探结果一致.勘探成果对于离子性稀土矿储量评估、渗漏通道封堵及收液巷道的布置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文献关键词:
稀土矿;高密度电法;渗漏通道;断裂构造
作者姓名:
陈书;舒荣波;闵刚;刘康;袁慧琳;程蓉
作者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勘探与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59;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4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书;舒荣波;闵刚;刘康;袁慧琳;程蓉-.南方稀土矿区隐伏断裂带高密度电法勘探实验)[J].矿产综合利用,2022(01):68-73,103
A类:
B类:
南方稀土,稀土矿区,隐伏断裂,断裂带,高密度电法勘探,下南,开采模式,原地浸矿,裂隙,暗河,岩溶,不良地质体,重污染,发育状态,C2,地层分布,构造特征,温纳,贝尔,测量模式,反演计算,实验区,电性结构,圈定,风化层,断裂构造,空间展布特征,钻探,勘探成果,储量评估,渗漏通道,封堵,巷道,参考资料
AB值:
0.33446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