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北非副热带高压与中亚夏季降水的关系
文献摘要:
基于1979—2019年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CMWF)的ERA-Interim逐月再分析数据和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气候研究中心(CRU)的陆面逐月降水数据,分析夏季北非副热带高压(北非副高)与中亚夏季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北非副高的脊线指数和东伸脊点指数变化与中亚夏季降水联系紧密.在2个指数的单独变化和协同变化下,中亚夏季降水和大尺度环流异常分布存在很大不同.副高脊线主要导致中亚夏季降水南北反相变化,副高东伸脊点位置对中亚中南部降水存在重要影响.当副高位置偏东偏北时,里海和咸海上空受异常气旋控制,哈萨克斯坦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多,新疆受蒙古异常反气旋控制,降水偏少;当副高位置偏西偏南时,中亚地区主要受异常反气旋控制,其东北部存在异常气旋切变,对应中亚东北部降水偏多,其余区域降水偏少;当副高位置偏西偏北时,中亚上空受异常反气旋控制,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当副高位置东偏南时,中亚上空受异常气旋控制,热带印度洋水汽通过两步输送的方式,进入中亚上空,形成有利的动力和水汽条件,导致中亚大部分地区夏季降水偏多.
文献关键词:
北非副高;副高脊线;副高东伸脊点;协同变化;中亚夏季降水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卢星;赵勇
作者机构:
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22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卢星;赵勇-.北非副热带高压与中亚夏季降水的关系)[J].干旱区地理,2022(04):1050-1060
A类:
中亚夏季降水,北非副高,副高东伸脊点
B类:
副热带高压,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CMWF,ERA,Interim,逐月,再分析数据,东安,格利,亚大,CRU,月降水,降水数据,脊线指数,系紧,协同变化,大尺度环流,环流异常,异常分布,副高脊线,水南,反相,相变化,中南部,偏东,偏北,里海,咸海,上空,哈萨克斯坦,反气旋,偏少,偏西,西偏,偏南,中亚地区,东北部,旋切,切变,亚东,热带印度洋,洋水,两步,水汽条件
AB值:
0.28461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