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mm·h-1为小时极端降雪事件,对北疆和天山山区降雪量贡献分别为29.3%和31.1%.(3)极端暴雪过程平均SHN为25.5 h,平均降雪量为30.7 mm,雪强约为1.2 mm·h-1,大暴雪过程由长时间降雪导致,降雪持续时间是开展大暴雪研究和进行预报服务的关键点,造成大暴雪过程的影响系统主要有中亚长波槽、中亚低涡、乌拉尔山长波槽和西西伯利亚低涡(槽),占比分别为30.0%、6.7%、13.3%和50.0%,中纬度长波槽(涡)和北方西西伯利亚低涡(槽)系统各为50.0%.">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新疆北部小时降雪特征及大暴雪天气影响系统研究
文献摘要:
新疆北部是我国降雪高频区之一,随着全球变暖降雪量呈显著增加趋势,对新疆气候产生重要影响,由于观测资料限制对该区域小时降雪研究还未开展,影响降雪精细化预报和服务能力提升.因此,利用新疆天山山区及其以北(以下称"新疆北部")2012年11月—2021年2月50个国家气象站小时降雪观测资料,分析了冷季(11月—翌年2月)小时降雪特征,并按日降雪量从高到低挑选30个大暴雪过程分析其小时降雪特征、影响系统及典型环流配置.结果表明:(1)阿勒泰北部、塔城盆地、伊犁河谷为降雪小时数(SHN)高频区,可达200 h·a-1以上;天山山区SHN高频区为海拔1800~2000 m的中山带,达127.3 h·a-1,2000 m以上降雪很少.(2)北疆和天山山区小时降雪量(R)≤1.0 mm·h-1量级SHN占比分别为91.7%和91.9%,对降雪量贡献分别为70.7%和68.9%,R>1.0 mm·h-1为小时极端降雪事件,对北疆和天山山区降雪量贡献分别为29.3%和31.1%.(3)极端暴雪过程平均SHN为25.5 h,平均降雪量为30.7 mm,雪强约为1.2 mm·h-1,大暴雪过程由长时间降雪导致,降雪持续时间是开展大暴雪研究和进行预报服务的关键点,造成大暴雪过程的影响系统主要有中亚长波槽、中亚低涡、乌拉尔山长波槽和西西伯利亚低涡(槽),占比分别为30.0%、6.7%、13.3%和50.0%,中纬度长波槽(涡)和北方西西伯利亚低涡(槽)系统各为50.0%.
文献关键词:
小时降雪;时空分布;大暴雪;影响系统;新疆北部
作者姓名:
杨涛;杨莲梅;周鸿奎;余行杰;李元鹏
作者机构: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新疆气候中心,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新疆气象信息中心,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涛;杨莲梅;周鸿奎;余行杰;李元鹏-.新疆北部小时降雪特征及大暴雪天气影响系统研究)[J].干旱区地理,2022(03):725-733
A类:
小时降雪,塔城盆地
B类:
新疆北部,大暴雪,暴雪天气,天气影响,影响系统,全球变暖,降雪量,观测资料,精细化预报,服务能力提升,新疆天山,山山,国家气象站,冷季,翌年,暴雪过程,过程分析,典型环流,环流配置,阿勒泰,泰北,伊犁河谷,小时数,SHN,北疆,极端降雪,极端暴雪,预报服务,长波,中亚低涡,乌拉尔山,山长,西西伯利亚,中纬度,方西
AB值:
0.24140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