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陕西渭北旱塬区县域耕地时空变化及其对粮食生产影响
文献摘要:
耕地资源是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掌握耕地数量与质量状况是合理利用区域耕地资源的前提.以位于陕西渭北旱塬东部的韩城市为研究区域,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结合耕地质量评价模型、区位指数模型与重心迁移模型,分析韩城市2009—2018年耕地时空变化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9—2018年研究区耕地空间分布变化不明显,耕地重心主要在东部平原区,耕地数量呈现西少东多、自东南向西北分散的分布格局.(2)减少耕地主要分布于龙门镇中部、新城与西庄镇交界处、金城东部和芝川镇东部,耕地减少主要原因包括城镇化进程加快、政策实施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3)10 a间各耕地质量等级面积两极分化且变化明显,高多低少,各级耕地均向更高级耕地转移,以中等地转为高等地最显著.(4)耕地质量区域性显著,质量等级自东部黄河沿岸向西北方向逐渐降低,以黄河沿岸与平原区为主,自上而下呈低等地-高等地-中等地三段式.(5)研究区耕地数量减少引起粮食产量下降,耕地质量分布格局影响粮食生产区位,小麦、玉米生产区与中、高质量耕地分布区重合,分布重心迁移方向一致.
文献关键词:
耕地质量评价;耕地时空变化;粮食安全;渭北旱塬区
作者姓名:
龙小翠;刘京;徐仲炜;尉芳
作者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陕西 杨凌 7121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龙小翠;刘京;徐仲炜;尉芳-.陕西渭北旱塬区县域耕地时空变化及其对粮食生产影响)[J].干旱区地理,2022(02):423-434
A类:
B类:
渭北旱塬区,区县,耕地时空变化,粮食生产,耕地资源,国家粮食安全,根本保障,耕地数量,质量状况,韩城市,空间分析技术,耕地质量评价,质量评价模型,区位指数,指数模型,重心迁移模型,空间分布变化,平原区,南向,分布格局,少耕,地主,龙门镇,新城,交界处,金城,城东,城镇化进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耕地质量等级,两极分化,黄河沿岸,西北方,三段式,少引,粮食产量,质量分布,生产区,小麦,玉米生产,分布区
AB值:
0.29203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