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水量平衡的长江上游地区气象水文要素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文献摘要:
基于1980—2019年长江上游地区的逐月气温、降水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F趋势检验、水量平衡分析、质心识别等方法,揭示了长江上游地区近40 a来气象水文要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长江上游地区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和年均蒸发量的空间分布均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的趋势,年均土壤蓄水变化量有着较大的空间差异.②1980—2019年期间长江上游地区气温上升的趋势较为明显,变化率为0.39℃/(10 a);年降水量整体变化不大,增加的区域主要位于金沙江石鼓以上;整个长江上游地区年均蒸发量变化率为6.08 mm/(10 a),其中,金沙江石鼓以上、金沙江石鼓以下、嘉陵江流域和岷沱江流域增加趋势明显;年均土壤蓄水变化量整体有略微下降,变化率为-6.144 mm/(10 a).③长江上游地区气温质心经度、纬度变化的倾斜率分别为-0.03°/(10 a)和0.01°/(10 a),蒸发质心经纬度变化的倾斜率分别为-0.04°/(10 a)和0.02°/(10 a);降水质心和土壤蓄水变化量质心的经度倾斜率分别为-0.06°/(10 a)和-0.01°/(10 a).各气象水文要素空间质心均呈现出向西北方向移动的趋势,说明从空间分布上来看,西北地区的气温、降水、蒸发和土壤蓄水变化量均有所增加.
文献关键词:
气象水文要素;水量平衡;时空分布;变化趋势;长江上游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玉婷;许继军;姚立强;田甜;袁喆
作者机构:
长江科学院 水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武汉 430010;华中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武汉 43007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玉婷;许继军;姚立强;田甜;袁喆-.基于水量平衡的长江上游地区气象水文要素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03):13-20
A类:
B类:
基于水,长江上游地区,气象水文要素,时空变化特征,年长,逐月,月气温,降水数据,一元线性回归,趋势检验,水量平衡分析,质心,来气,时空分布特征,蒸发量,南向,蓄水,变化量,空间差异,气温上升,年降水量,金沙江,石鼓,嘉陵江流域,岷沱江流域,略微,心经,经度,纬度变化,倾斜率,经纬度,西北方,西北地区
AB值:
0.22017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