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砂壤土夏玉米地下滴灌土壤水分和湿润峰运移模拟及设计参数优选
文献摘要:
为优化地下滴灌系统,探索适宜的系统设计参数,探究了砂壤土不同滴灌带埋深对土壤水分及湿润峰运移变化规律的影响.首先通过室内试验验证HYDRUS-2D模型模拟土壤水分及湿润峰运移变化的可靠性,其次运用验证后的模型对不同滴灌带埋深下土壤水分及湿润峰运移进行预测,最后将优选的系统设计参数进行田间试验验证.室内试验模拟结果表明,砂壤土滴灌带埋深为20 cm时,整个灌溉过程中湿润峰水平运移速度和垂直下移速度相似,但在灌溉4 h后,湿润峰垂直下移速度高于水平运移速度;在灌溉6 h后,土壤水分运移到土壤表面.通过滴灌带埋深为20 cm时的实测数据对HYDRUS-2D模型进行评价.土壤体积含水量模拟值和实测值R2、ME、RMSE分别为0.98~0.99、0.90~0.93、0.029~0.032 cm3/cm3,湿润峰运移距离的模拟值和实测值R2、ME、RMSE分别为0.96~0.99、0.91~0.96、0.690~2.170 cm,实测值和模拟值的一致性较好.HYDRUS-2D模拟结果表明,滴灌带埋深为20 cm时,土壤水分垂直运移的区域为距地表0~60 cm 土层,但水平方向上距滴灌带20~30 cm处的土壤体积含水量较低;滴灌带埋深为30 cm时,在土壤水分平衡后(灌溉结束后3d),较湿润[含水量>75%FC(田间持水量)]土体距地表5~55 cm;滴灌带埋深为40 cm时,土壤水分能够向上运移到距地表10 cm处,下渗到距地表90 cm处,侧渗到距滴灌带30cm处,较湿润(含水量>75%FC)土体距地表30~75 cm.田间试验表明,与传统地表滴灌相比,地下滴灌(滴灌带埋深30 cm、铺设间距60 cm)能够增加中下层土壤体积含水量,使夏玉米产量显著提高8.6%.综上,砂壤土夏玉米地下滴灌较适宜的滴灌带埋深和铺设间距分别为30、60 cm.
文献关键词:
砂壤土;夏玉米;水分运动;湿润峰运移;地下滴灌;HYDRUS-2D;设计参数
作者姓名:
杨明达;张素瑜;杨慎骄;关小康;陈金平;李顺江;王同朝;邹国元
作者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河南新乡453003;河南商丘农田生态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河南商丘476000;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河南郑州450046;商丘市农林科学院,河南商丘476000;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9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明达;张素瑜;杨慎骄;关小康;陈金平;李顺江;王同朝;邹国元-.砂壤土夏玉米地下滴灌土壤水分和湿润峰运移模拟及设计参数优选)[J].河南农业科学,2022(05):148-161
A类:
B类:
砂壤土,夏玉米,玉米地,地下滴灌,湿润峰运移,运移模拟,设计参数,参数优选,滴灌系统,滴灌带,埋深,室内试验,HYDRUS,2D,模型模拟,下土,田间试验,试验模拟,深为,灌溉,运移速度,直下,下移,土壤水分运移,土壤体积含水量,含水量模拟,实测值,ME,RMSE,cm3,运移距离,直运,土层,土壤水分平衡,3d,FC,田间持水量,土体,下渗,渗到,30cm,地表滴灌,铺设,中下层,玉米产量,水分运动
AB值:
0.20465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