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MoS2/壳聚糖复合微粒的制备及其对水体中Pb(Ⅱ)的吸附性能与吸附机制
文献摘要:
以MoS2及壳聚糖(CS)为原料制备W-MoS2/CS复合微粒,分析MoS2掺杂对复合微粒形貌及孔隙结构的影响,考察吸附过程中溶液pH值、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及共存离子等因素对Pb(Ⅱ)的吸附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W-MoS2纳米花被均匀掺杂进CS凝胶内后,起到了一定的固定、粘合凝胶结构的作用,使得复合微粒结构更坚实,表面更粗糙,并且保持了良好的孔隙结构.随着p H值在4~7范围内增加,复合材料对Pb(Ⅱ)的吸附量持续增大,在p H=7时达到最大值.W-MoS2/CS复合微粒吸附速率在30 min前先急剧升高,最后在120 min左右达到吸附平衡.实验中W-MoS2/CS复合微粒对Pb(Ⅱ)的吸附更符合Langmiur模型,表明吸附过程以单层吸附为主,并且W-MoS2/CS-2(50 mg MoS2)复合微粒的理论最大吸附容量为663.7 mg/g,优于大多数碳基和硫功能化的纳米材料.同时研究发现复合微粒在复杂离子共存的条件下依然对Pb(II)表现出极强的选择性,并且经过6个吸附再生循环后,W-MoS2/CS复合微粒的吸附性能仍保持稳定,具有很好的重复使用性和再生能力.W-MoS2/CS复合微粒的设计拓展了壳聚糖基材料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范围.
文献关键词:
二硫化钼;壳聚糖;Pb(Ⅱ):吸附
作者姓名:
张蕾;王家圆;邓鑫;郭军康
作者机构:
陕西科技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
引用格式:
[1]张蕾;王家圆;邓鑫;郭军康-.MoS2/壳聚糖复合微粒的制备及其对水体中Pb(Ⅱ)的吸附性能与吸附机制)[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22(03):33-39
A类:
B类:
MoS2,壳聚糖,微粒,Pb,吸附性能,吸附机制,CS,原料制备,粒形,孔隙结构,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共存离子,吸附容量,纳米花,花被,粘合,凝胶结构,吸附量,吸附速率,吸附平衡,Langmiur,碳基,功能化,纳米材料,II,重复使用性,再生能力,糖基,基材,水处理领域,二硫化钼
AB值:
0.32915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