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草地精准放牧管理:概念、理论、技术及范式
文献摘要:
随着人类对草地多功能性的认识,以及对草地生态、生产与生活的更多需求,有必要更新草地管理观念,以多学科理论为基础,研发出高水平的家畜放牧与饲喂技术,建立更加有效的草地放牧管理范式.基于草地资源特性与现代社会对草地功能与服务的多维需求背景,提出草地精准放牧管理的概念,即以草地多功能性的稳定与维持为目标,利用草学、畜牧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理论,基于生境条件,特别是植被特征、家畜属性,以及家畜-植被互作,通过多维、有效、定向调控家畜放牧过程,最终实现生产-生态功能协同平衡的草地管理利用范式;并且对于精准放牧的概念内涵及支撑理论基础进行了系统性阐述,强调以草地的补偿生长机制、中度干扰假说、家畜采食行为机制、多样化放牧理论、动植物互作机制、营养调控原理及多功能性协同等作为调控放牧压与畜群结构的科学基础;同时,指出了精准放牧中的关键技术,如动态最适载畜率(阈值)、混合放牧(种类及比例),以及遥感信息手段(卫星、无人机监测、大数据处理)等支持技术;最后,总结出以草地多功能性为目标的"生产-生态双赢"的精准放牧管理新范式,即融合天然草地放牧、放牧+补饲与舍饲,突出了对家畜生产全过程的放牧压/畜群调控与家畜营养调控,最终实现草地放牧系统总体的"草-畜平衡",获得高质量的动物产品与可持续生态服务.草地的精准放牧管理具有先进性与实用性,是极具潜力与前景的未来草地管理的有效选择.
文献关键词:
家畜;草原;多功能;载畜率;精准放牧管理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德利;王岭;韩国栋
作者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植被生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松嫩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吉林 长春 130024;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草地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德利;王岭;韩国栋-.草地精准放牧管理:概念、理论、技术及范式)[J].草业学报,2022(12):191-199
A类:
精准放牧管理
B类:
地精,多功能性,草地生态,草地管理,管理观念,学科理论,饲喂技术,草地资源,资源特性,多维需求,草学,畜牧学,生境条件,植被特征,定向调控,生态功能,功能协同,管理利用,概念内涵,补偿生长,生长机制,中度干扰假说,采食行为,行为机制,动植物互作,互作机制,营养调控,畜群,科学基础,载畜率,混合放牧,遥感信息,信息手段,无人机监测,大数据处理,双赢,新范式,天然草地,补饲,舍饲,家畜生产,动物产品,生态服务,草原
AB值:
0.35810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