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我国草种业的成就、挑战与展望
文献摘要:
本研究从种质资源收集、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和质量管理等方面总结了我国草种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分析了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建设草种强国的建议.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完整的草种业体系,已成为世界草种质资源保存大国,自1987年实施品种审定制度以来,已审定通过了651个草类植物新品种,在利用乡土植物优异基因和内生真菌创制新种质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所育成品种基本可满足一般生产需求.种子田常年保有面积10万hm2左右,年产种子约10万t.已在全国建立了5个部级检验中心,并在品种审定、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DUS)测试,种子立法等方面建成了较为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面临的挑战是种质资源收集不及我国现有饲草种质资源数的50%,对已有种质资源评价、鉴定工作不足,缺少用于生态修复的草种和草坪草品种.根据国家生态修复规划,每年需草种7万t,目前缺口巨大,每年进口草种5万t左右,主要是高质量商品草和草坪草用种.质量管理体系中缺少种子认证.建议进一步加强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与利用;加强乡土草、草坪草及放牧型牧草选育;建立大规模草种生产基地及成果转化渠道;完善种子质量管理体系及提高对草的认识,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发展政策等方面予以支持.
文献关键词:
草种业;种质资源;品种选育;种子生产;质量管理
作者姓名:
南志标;王彦荣;贺金生;胡小文;刘志鹏;李春杰;聂斌;夏超
作者机构: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南志标;王彦荣;贺金生;胡小文;刘志鹏;李春杰;聂斌;夏超-.我国草种业的成就、挑战与展望)[J].草业学报,2022(06):1-10
A类:
子田常
B类:
草种业,挑战与展望,种质资源收集,品种选育,种子生产,种业发展,种质资源保存,品种审定,草类植物,植物新品种,乡土植物,异基因,内生真菌,创制,新种质,育成品种,种子田,常年,保有,hm2,年产,部级,DUS,质量管理体系,饲草,有种,资源评价,少用,草坪草,生态修复规划,高质量商品,种子认证,放牧,牧草,生产基地,种子质量管理,发展政策
AB值:
0.32240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