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蕨麻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文献摘要:
对从青海省湟源县蕨麻人工种植基地的蕨麻块根部位分离得到的菌株D2进行了致病性检测、形态学观察、rDNA-ITS序列分析鉴定,同时开展相关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分离所得菌株D2为镰刀菌Fusarium perseae,是蕨麻根腐病的病原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菌株D2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30和25℃,菌丝致死温度为64℃(10 min),全光照条件不利于菌丝生长.pH值5.0~12.0菌丝均能较好生长,弱碱条件更利于其生长和产孢.该菌能利用多种碳、氮源,最适碳源为果糖,最适氮源为牛肉浸膏,部分碳、氮源可以促进菌株D2产生绿色色素.D2菌株对氮的有效利用表现为有机氮>硝态氮>铵态氮,而铵态氮更利于其产孢.因此,在蕨麻人工种植田间应当多注意田园卫生和水肥管理,防止蕨麻根腐病的发生与蔓延.该研究结果可为蕨麻根腐病的诊断及防控提供较为可靠的基础理论依据.
文献关键词:
蕨麻;镰刀菌属;病原真菌;生物学特性
作者姓名:
李晨芹;李军乔;王鑫慈;牛永昆;曲俊儒
作者机构:
青海民族大学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0;青海民族大学青藏高原蕨麻研究中心,青海 西宁 810000;青海省特色经济植物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青海 西宁 81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晨芹;李军乔;王鑫慈;牛永昆;曲俊儒-.蕨麻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J].草业学报,2022(04):113-123
A类:
perseae
B类:
蕨麻,根腐病病原菌,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青海省,湟源县,人工种植,种植基地,块根,根部,D2,致病性,形态学观察,rDNA,ITS,序列分析,分析鉴定,Fusarium,病原真菌,菌丝生长,产孢,孢子萌发,致死温度,全光照,光照条件,弱碱,氮源,碳源,果糖,牛肉,浸膏,有机氮,硝态氮,铵态氮,田间,多注意,田园,水肥管理,镰刀菌属
AB值:
0.33778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