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合成地震动空间相干性的震源机制影响
文献摘要:
地震动的空间相干性是构建大跨度空间结构的多点地震动输入的关键环节.但由于大震近场地震动记录的匮乏,使得研究地震动空间相干性中的震源影响较为困难.本文基于地震动合成的运动学模型,合成由不同震源机制引起的地震动场,并借助Loh模型对合成地震动场的相干系数进行拟合,分析震源机制变化对地震动空间相干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合成地震动场的相干系数,随两点间距离、频率的增加而降低,与基于密集台站记录的地震动空间相干性的普遍认识相符,表明用合成的地震动场研究空间相干性是可靠的.断层走向、倾角和滑动角中,断层走向与倾角对空间相干性影响较为显著且表现出一定规律性,滑动角对相干性的影响显著且有明显规律性.
文献关键词:
地震动空间差异;空间相干性;相干函数;合成地震动;震源机制
作者姓名:
万珂羽;孙晓丹
作者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陆地交通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四川成都61003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万珂羽;孙晓丹-.合成地震动空间相干性的震源机制影响)[J].自然灾害学报,2022(01):137-146
A类:
地震动空间差异
B类:
合成地震动,空间相干性,震源机制,机制影响,大跨度空间结构,地震动输入,大震,近场地震动,地震动记录,地震动合成,运动学模型,同震,地震动场,Loh,相干系数,两点间距离,台站,识相,研究空间,滑动角,相干函数
AB值:
0.20041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