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甘草对5种病毒的抑制作用及抗RSV活性部位的筛选
文献摘要:
目的 考察甘草对RSV、HSV-1、EV71、CV-B3、CV-B5的抑制作用,并筛选其抗RSV活性部位.方法 采用细胞病变效应法(CPE)结合MTT法,以治疗指数(TI)为指标考察甘草抗病毒作用,体外加时实验考察其有效部位对RSV复制周期的影响.滴鼻给予RSV建立RSV感染小鼠模型,于给药第5天解剖,检测肺指数,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变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 免疫、 氧化应激相关因子水平.结果 甘草水提物对5种病毒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TI值分别为42.00、19.23、22.73、40.50、28.00,对RSV作用最强.甘草抗RSV活性部位为正丁醇及水部位,TI值分别为36.22、>15.71,并作用于RSV复制周期的吸附、穿入、复制阶段,其中正丁醇部位可改善RSV引起的肺组织损伤,降低小鼠肺指数,NF-κB、TLR4、TNF-α、Keap1水平,升高Nrf2、IFN-β 水平.结论 甘草对RSV、HSV-1、EV71、CV-B3、CV-B5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正丁醇部位可通过抑制杀死病毒、降低氧化应激水平、调节免疫、控制炎症来改善RSV引起的肺组织损伤.
文献关键词:
甘草;病毒;活性部位;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免疫调节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忠原;李保宏;刘苗苗;杨颖;田景振;崔清华
作者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5;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中医药科学院,山东 青岛266041;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创新研究院,山东 济南25035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忠原;李保宏;刘苗苗;杨颖;田景振;崔清华-.甘草对5种病毒的抑制作用及抗RSV活性部位的筛选)[J].中成药,2022(08):2503-2509
A类:
B类:
甘草,RSV,活性部位,HSV,EV71,CV,B3,B5,细胞病变效应,CPE,MTT,治疗指数,TI,抗病毒作用,外加,加时,有效部位,滴鼻,小鼠模型,肺指数,HE,组织病变,血清炎症,相关因子,水提物,水部,穿入,中正,正丁醇部位,肺组织损伤,TLR4,Keap1,Nrf2,IFN,杀死,低氧化,氧化应激水平,调节免疫,免疫调节
AB值:
0.34777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