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青藏高原黄河源区高寒草地土壤营养特征变化及质量评价
文献摘要:
以黄河源区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沼泽草甸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草地退化和人工植被恢复措施对土壤营养特征的影响程度,评价黄河源区高寒草地土壤质量的基本状况,以期为黄河源区高寒草地的管理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高寒草原植被退化显著降低了土壤含水量(P<0.05),对土壤碳氮磷钾含量、土壤容重和土壤pH值均没有产生显著影响(P>0.05);高寒草甸植被退化显著降低了土壤全碳、有机碳、全氮、可溶性有机氮、铵态氮、全磷、速效磷含量和土壤含水量(P<0.05),显著增加了容重、pH和土壤硝态氮含量(P<0.05),对土壤全钾和速效钾没有显著影响(P>0.05).(2)在退化的高寒草原上恢复植被,可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全氮、可溶性有机氮、铵态氮、硝态氮、速效钾含量和土壤含水量(P<0.05),对土壤容重、pH、全碳、全磷、全钾和速效磷含量没有产生显著影响(P>0.05);在退化高寒草甸上恢复植被,可显著提升土壤含水量、可溶性有机氮、铵态氮、全钾和速效钾含量(P<0.05),对土壤全碳、有机碳、全氮、硝态氮、全磷、速效磷没有显著影响(P>0.05).(3)在0—20 cm土层,土壤质量综合评价结果为:沼泽草甸>高寒草甸>人工草地(5 a)>人工草地(15 a)>退化高寒草甸>人工草地(4 a)>高寒草原>退化高寒草原.综上,不同类型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土壤营养特征差异极大,高寒草甸的退化对土壤营养特征影响显著,植被恢复措施提高了退化草地的土壤质量.
文献关键词:
青藏高原;黄河源区;高寒草地;土壤理化性质;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冲;王春燕;王文颖;毛旭峰;周华坤;陈哲;索南吉;靳磊;马华清
作者机构: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8;青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8;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甘肃 兰州 730000;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旱区恢复生态学省级重点实验室,青海 西宁 81000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冲;王春燕;王文颖;毛旭峰;周华坤;陈哲;索南吉;靳磊;马华清-.青藏高原黄河源区高寒草地土壤营养特征变化及质量评价)[J].生态环境学报,2022(05):896-908
A类:
B类:
青藏高原,黄河源区,高寒草地,草地土壤,土壤营养,特征变化,高寒草原,沼泽,草地退化,人工植被恢复,植被恢复措施,土壤质量,基本状况,管理和利用,草原植被,植被退化,土壤含水量,土壤碳氮磷,氮磷钾含量,土壤容重,土壤全碳,全氮,可溶性有机氮,铵态氮,全磷,速效磷,磷含量,土壤硝态氮,氮含量,土壤全钾,速效钾,土壤有机碳,退化高寒草甸,土层,质量综合评价,综合评价结果,人工草地,草地生态系统,特征差异,退化草地,土壤理化性质
AB值:
0.197913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