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煤矸石还原酸性废水中Cr(Ⅵ)的机理分析
文献摘要:
通过试验探讨了煤矸石与Cr(Ⅵ)反应的动力学行为以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煤矸石还原Cr(Ⅵ)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煤矸石中的菱铁矿和黄铁矿与氢离子作用生成Fe(Ⅱ)、S、H2S,由于该阶段为固—液反应,反应速率与传质速率密切相关,在搅拌条件下反应速率常数为0.169 mg/(L·min),远大于静态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常数0.048 mg/(L·min);第二阶段为Cr(Ⅵ)的还原,通过元素分析,结合红外和XRD表征,说明菱铁矿和黄铁矿中的铁和硫元素最终被Cr(Ⅵ)氧化成Fe(Ⅲ)和硫酸根,而Cr(Ⅵ)被还原成低毒性的Cr(Ⅲ).菱铁矿和黄铁矿均是煤矸石常见成分,根据上述研究和分析,将煤矸石用于含Cr(Ⅵ)废水的处理,不仅提高了煤矸石的综合利用效率,同时为处理含Cr(Ⅵ)废水提供了低廉高效的方法.
文献关键词:
煤矸石;Cr(Ⅵ);机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黎艳;窦亚芳;肖文理;柴东;艾则提艾力·麦麦提
作者机构:
新疆工程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23;新疆工程学院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煤化工过程副产物高值转化协同创新中心,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23;新疆工程学院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生物基应用材料重点试验室,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2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黎艳;窦亚芳;肖文理;柴东;艾则提艾力·麦麦提-.煤矸石还原酸性废水中Cr(Ⅵ)的机理分析)[J].矿产保护与利用,2022(06):30-35
A类:
B类:
煤矸石,酸性废水,机理分析,动力学行为,第一阶段,菱铁矿,黄铁矿,氢离子,H2S,传质速率,反应速率常数,远大于,于静,静态条件,第二阶段,元素分析,硫元素,硫酸根,还原成,低毒性,根据上述,研究和分析,水提
AB值:
0.28588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