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峰前和峰后循环荷载下岩石断裂损伤特征
文献摘要:
在岩体开挖过程中,循环荷载可能发生在峰值前,也可能发生在峰值后.为获得岩石在峰前和峰后循环作用下的断裂损伤演化特征,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法和声发射技术,进行了三点弯曲开口花岗岩梁的断裂试验.采用割线模量、声发射能量、有效裂缝长度分别构建了岩石断裂损伤指数DE、DA E和DL,并对岩石的断裂损伤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岩石试样的损伤指数存在明显的率效应,在相同循环次数下,加载速率越大,其损伤指数越小.对于峰前循环加载条件,采用DE可以较好地反映岩石由弹性阶段向弹塑性阶段的断裂变化过程.而在峰后循环加载条件下,采用DL可以更好地表现岩石从阶梯上升到持续破坏的断裂损伤过程.
文献关键词:
循环荷载;岩石断裂;损伤指数;声发射;有效裂缝长度
作者姓名:
唐建辉;陈徐东;白银
作者机构: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南京210098;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南京210029
引用格式:
[1]唐建辉;陈徐东;白银-.峰前和峰后循环荷载下岩石断裂损伤特征)[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22(12):1700-1709
A类:
有效裂缝长度
B类:
后循环,循环荷载,岩石断裂,损伤特征,岩体,开挖过程,损伤演化,演化特征,数字图像相关法,和声,声发射技术,三点弯曲,花岗岩,岩梁,断裂试验,割线模量,声发射能量,损伤指数,DE,DA,DL,率效应,循环次数,加载速率,前循环,循环加载,弹性阶段,弹塑性,裂变,变化过程
AB值:
0.36171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