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龛沟是崩岗早期发育的形态标志
文献摘要:
为探究我国南方花岗岩红壤地区崩岗的起始标志和发育阶段.在湖北省通城县和广西岑溪市2个典型崩岗区调查崩岗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2个调查区都存在一种细沟发育而来的龛状浅沟,将其命名为龛沟.龛沟具有3个特征:上游有明显细沟,沟壁陡峭且具有上窄下宽的宽深梯形形态.龛沟主要发生在砂土层裸露、具有一定汇水面积和局地坡度>30°的裸露坡面.龛沟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浅沟,其定义、形态和侵蚀营力都不同于常规浅沟、切沟和Amphitheatershaped canyons等沟蚀地貌.龛沟是沟道侵蚀从水力侵蚀为主变为水力和重力复合侵蚀的过程,是崩岗起始发育的启动标志,其发生原因与花岗岩红壤上红(黏)下砂的土层结构有关.以龛沟出现为标志,将崩岗的发育阶段重新划分为早期准备阶段、初期启动阶段、中期发展阶段和后期成熟阶段.龛沟的特点和研究区的崩岗治理效果表明,削坡开级的治理方式不适合在红土层较薄的花岗岩红壤地区使用.龛沟的发现将推进对崩岗早期发育的研究,并为崩岗的预防和治理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文献关键词:
细沟;浅沟;花岗岩红壤;水力重力复合侵蚀
作者姓名:
高钰淏;陈家宙;邹自强;刘子轩;李文凯;杨雪
作者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武汉430070;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武汉43007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高钰淏;陈家宙;邹自强;刘子轩;李文凯;杨雪-.龛沟是崩岗早期发育的形态标志)[J].水土保持学报,2022(04):105-111
A类:
Amphitheatershaped,水力重力复合侵蚀
B类:
崩岗,早期发育,花岗岩红壤,红壤地区,发育阶段,通城县,岑溪市,岗区,区调,调查区,细沟,浅沟,陡峭,梯形,砂土层,裸露,汇水面积,局地,坡面,侵蚀营力,切沟,canyons,沟蚀,沟道侵蚀,水力侵蚀,主变,始发,发生原因,土层结构,重新划分,准备阶段,成熟阶段,治理效果,削坡,治理方式,红土,预防和治理
AB值:
0.38557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