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灌溉方式对西辽河平原玉米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文献摘要:
为科学选择适于西辽河平原春玉米生产的灌溉方式,于2018—2020年在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采用3种灌溉方式——浅埋滴灌、膜下滴灌和传统畦灌开展试验,探究其对春玉米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吐丝后,通辽市和赤峰市浅埋滴灌的干物质积累量显著(P<0.05)高于传统畦灌.浅埋滴灌下,玉米茎鞘干物质转运率和转运贡献率较膜下滴灌、传统畦灌分别高9.31%、15.25%和13.45%、29.07%,叶片干物质转运率和转运贡献率分别提高15.17%、32.38%和6.93%、47.82%.在3种灌溉方式下,春玉米吐丝前、吐丝后的干物质积累量均与产量呈显著(P<0.05)正相关.总的来看,浅埋滴灌下春玉米的产量较膜下滴灌和传统畦灌平均增产3.43%和7.43%,膜下滴灌较传统畦灌平均增产3.87%.在灌溉水利用效率上,浅埋滴灌和膜下滴灌均显著(P<0.05)高于传统畦灌;在氮肥偏生产力上,除2018年兴安盟试验点外,浅埋滴灌均显著(P<0.05)高于传统畦灌.综合产量、水氮高效利用等因素,浅埋滴灌的灌溉方式为西辽河平原和拟生态区适宜的灌溉方式.
文献关键词:
西辽河平原;灌溉方式;春玉米;干物质;水氮利用效率
作者姓名:
孟繁昊;杨恒山;张瑞富;张玉芹;李维敏;张雨珊;张明伟
作者机构:
内蒙古民族大学 农学院,内蒙古自治区饲用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 通辽02804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孟繁昊;杨恒山;张瑞富;张玉芹;李维敏;张雨珊;张明伟-.灌溉方式对西辽河平原玉米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2022(09):1826-1836
A类:
B类:
灌溉方式,西辽河平原,玉米产量,水氮利用效率,科学选择,适于,春玉米,玉米生产,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浅埋滴灌,膜下滴灌,畦灌,吐丝,干物质积累量,灌下,干物质转运,总的来看,灌溉水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年兴,试验点,氮高效利用,生态区
AB值:
0.16834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