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茶树-绿豆/大豆间作对茶园土壤和茶叶品质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茶园间作绿豆和大豆对茶园土壤环境的影响,促进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以优化茶园土壤环境、增加茶叶产量、提高茶叶品质.[方法]间作试验设置为茶树-不接种根瘤菌绿豆(T1)、茶树-接种根瘤菌绿豆(T2)、茶树-不接种根瘤菌大豆(T3)、茶树-接种根瘤菌大豆(T4)4个处理,以单作茶树为对照(CK),探究不同间作模式对茶园土壤pH值、土壤养分及茶叶理化指标的影响及土壤指标与茶叶品质之间的关系.[结果]在茶树-豆科作物的间作模式下,豆科作物生长至盛花期(Ⅰ),茶园土壤pH值及土壤酶活性显著增加,除土壤速效磷外,其他土壤养分均显著高于单作茶园,其中土壤速效氮含量在T2处理和T4处理分别比CK增加136.63%和97.87%;除土壤有机质外,间作同一种豆科作物,接种根瘤菌豆科作物的茶园土壤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高于未接种根瘤菌豆科作物的茶园,尤其是土壤速效氮和速效磷的含量.间作的豆科作物在盛花期翻压后一个月(Ⅱ),茶园土壤pH值和土壤养分均显著高于单作茶园,且接种根瘤菌豆科作物的处理显著高于未接种根瘤菌的处理,其中在T4处理最高.茶树与豆科作物间作显著影响茶树鲜叶理化成分的代谢,尤其是间作接种根瘤菌豆科作物,间作的茶树鲜叶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在第Ⅰ时期,T2和T4处理分别比CK增加102.67%、54.37%和180.79%、160.23%,在第Ⅱ时期T2和T4处理分别比CK提高72.29%、41.80%和45.37%、3.17%,且茶树鲜叶的水浸出物在T2和T4处理显著增加,而茶树鲜叶的茶多酚含量在T2和T4处理显著降低.[结论]在茶园间作不同豆科作物均能缓解土壤酸化,显著增加土壤养分,显著增加茶树鲜叶的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尤其是茶树-绿豆间作模式的增氮效果更显著.
文献关键词:
茶树;豆科作物;间作模式;土壤养分;茶叶理化成分
作者姓名:
段玉;邢弘擎;刘国栋;王婷;刘乐峰;朱旭君;钟增涛;房婉萍
作者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茶叶科学研究所,江苏 南京210095;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210095
引用格式:
[1]段玉;邢弘擎;刘国栋;王婷;刘乐峰;朱旭君;钟增涛;房婉萍-.茶树-绿豆/大豆间作对茶园土壤和茶叶品质的影响)[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22(03):511-520
A类:
茶叶理化成分
B类:
绿豆,大豆,茶园土壤,茶叶品质,土壤环境,茶叶产业,茶叶产量,根瘤菌,T4,单作,间作模式,土壤养分,理化指标,豆科作物,作物生长,盛花期,土壤酶活性,土壤速效磷,中土,土壤速效氮,氮含量,土壤有机质,种豆,土壤全氮,速效钾,钾含量,未接,翻压,一个月,茶树鲜叶,可溶性糖含量,水浸出物,茶多酚含量,土壤酸化,增氮
AB值:
0.15358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