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论《哭吧,亲爱的祖国》的空间政治书写
文献摘要:
运用列斐伏尔的"空间三一论",结合南非白人作家艾伦·佩顿的小说《哭吧,亲爱的祖国》中对土地所有权的隐喻,分析该小说的空间政治书写.旨在从种族、阶级和性别这三个层面,进一步揭露南非黑人受制于白人主流群体的悲惨命运:种族"空间表征"迫使押沙龙服从审判;阶级"空间表征"令矿工们的罢工和抵制公交车与改造棚户区等反抗行为显得不堪一击;格特鲁德深受种族、阶级和性别的三重压力,最终放弃成为修女的想法,迷失在白人所建立的"表征空间";在种族、阶级和性别"空间表征"的规训下,为解除黑人在场却失语的状态,押沙龙、格特鲁德和普通矿工等人向白人发起挑战性"空间实践",但这种挑战性"空间实践"是有局限的,他们最终还是回归规训性"空间实践".
文献关键词:
《哭吧;亲爱的祖国》;艾伦·佩顿;空间政治书写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美芹;陈秀蓉
作者机构:
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1189;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美芹;陈秀蓉-.论《哭吧,亲爱的祖国》的空间政治书写)[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1):86-92
A类:
B类:
亲爱,空间政治书写,列斐伏尔,空间三一论,南非,白人,艾伦,佩顿,土地所有权,种族,揭露,黑人,受制于,悲惨命运,空间表征,迫使,沙龙,龙服,服从,审判,矿工,罢工,抵制,公交车,棚户区,反抗,不堪一击,格特鲁德,三重压力,修女,想法,迷失,表征空间,规训,失语,空间实践
AB值:
0.38925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