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射频组织焊接散热电极的创新结构设计与实验验证
文献摘要:
在射频组织焊接中,热损伤过大会导致组织坏死,影响术后恢复,为减少热损伤,需要有效地降低热扩散.本研究设计了一种采用空气强制对流方式散热的新型组织焊接电极,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并对其散热性能进行分析,同时采用猪小肠进行离体组织焊接实验,验证散热电极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有限元分析结果显示,普通平板电极焊接温度为91.3℃,热损伤范围1.40 mm,散热电极温度61℃,热损伤范围0.77 mm;离体实验结果显示,平板电极温度为88.5℃,热损伤范围1.27~2.84 mm;散热电极温度为64.9℃,热损伤范围0.88~1.76 mm.仿真与离体实验结果均表明,在射频组织焊接电极处增加散热装置,可以有效降低焊接温度,减少组织热损伤.因此,该散热装置对促进电极散热,减少热量在组织中的聚集具有显著作用.本研究结果为射频组织焊接电极结构的优化与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文献关键词:
射频能量;消化道重建;热损伤分布;多物理场建模;对流换热;电极结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留晓;陈通;涂良勇;涂明玉;毛琳;宋成利
作者机构:
上海理工大学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教育部微创医疗器械工程研究中心,上海20009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留晓;陈通;涂良勇;涂明玉;毛琳;宋成利-.射频组织焊接散热电极的创新结构设计与实验验证)[J].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22(03):301-307
A类:
组织焊接,热损伤分布
B类:
热电,创新结构,组织坏死,术后恢复,低热,热扩散,强制对流,新型组织,接电,散热性能,小肠,焊接实验,焊接温度,损伤范围,离体实验,极处,散热装置,优化与设计,思路和方法,射频能量,消化道重建,多物理场建模,对流换热,电极结构设计
AB值:
0.236353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